第183章 书房论道-《心理科医生》
第(2/3)页
若楠端起茶,啜饮了一小口,慢慢咽下,闭上眼睛,感受着那一缕茶香,然后睁开眼睛高兴地说:“嗯,真是好茶,清香无比,回味悠长。”
苏成华拉了张椅子在若楠的对面坐下,喝了一口茶,然后对若楠说道:
“若楠,上午你给我发信息,说道你正在看荣格的书,真的很巧,我这段时间也在重读荣格的书,有些感悟,但是觉得有些散乱,正好,我们今天一起论论这个道。”
若楠的状态很快切换到了工作状态,认真地说道:“成华哥,荣格的书我看得有些云山雾罩的。
书中对炼金术有大量的描写,你说着炼金术,和道家的炼丹术,还有精神分析,是不是都是是人格的整合过程?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无意识工作。
书中说,我们自身的一些重要部分,正在世界中等待着我们,我们必须遭遇特定的命运,以便体验那个特质。如果我们去体会它,它就被关于笼中,我们就可以品尝雏鸡。
在这个意义上,命运必须被如此去经历,这样我们才可以体会自身的其他方面,进而将其整合。
苏成华:“你分析的有道理,炼金术讲的确实是一种人格整合的过程,是个体与被其投射到外在世界的那部分自己相遇和融合的过程。我们普通人可能就在工作,照顾孩子,阅读等生活经历中寻求到整合。”
若楠:“嗯,以前我不懂为什么茶道,剑道,书法可以修身养性,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人们把内在的品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整合。”
苏成华:“这个整合对相对健康的人来说很容易,在荣格看来,这个人找到与自己的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相吻合的人结婚了,也就可以实现整合。
但是有问题的人却很难找到自己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因为他/她的内在没有形成稳定存在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
没有整合的自我所产生的大量的分裂投射往往会让他/她做出错误的选择,进而引发更多更混乱的分裂投射。
这种情况下只有经过精神分析治疗,终止他她的分裂投射,去伪存真,他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中遇见真实的自己的那一部分,与之融合,才能实现人格的整合。
你说的那些活动,都是和自己潜意识交流的途径,也可以从中遇见自己!”
若楠:“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这两个概念,我还没理解透,只是大致知道。我觉得不健康的人能吸引来的人也不大健康。”
苏成华:“是的,你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未知的那一部分。关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这两个概念,荣格用这个术语来代指一个男性心理的女性成分的人格化以及女性心理的男性成分的人格化。
代表着她/他的关系功能,包括性关系以及自身的无意识关系。我觉得荣格所发展出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弗洛伊德说的俄底普斯情节。”
若楠:“俄狄浦斯情结不是恋母情结吗?这个还好理解一些。恋母弑父。”
苏成华:“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弗洛伊德借用来特指男孩的恋母情结。
而荣格总结得更全面一点,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对异性父母都会有这种特殊的情结,男的恋母,女的恋父。
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实际上是婴儿人格成长过程中必经之路,最终会成为其人格的一个部分,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包含了母性和父性。
对于男孩子来说,她的内在的母亲就是他的阿尼玛,对于女孩子来说,她的内在的父亲就是她的阿尼姆斯。”
若楠:“阿尼玛是男人的女性特质,在《荣格文集》第二本书里,讲神话里男人娶回家的神秘女人,具有半神特质,往往带有某些禁忌,一旦打破,女人会消失。这种带有半神半人特质的女人就是这个男人的阿尼玛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