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况这个时候,商团的主要销售商品多在原材料这部分,好不容易同其它势力谈好了渠道和订单,如果不能稳定供应,名声就会受挫。 名声受挫,谈成的单子便越少,生意便越做不下去。 商团的供料,大多来自小世界的产出,旁人是进不去的。就算是小绿这种得了小世界次级权限、能够开启门户的存在,也无法在青玉葫芦不在的情况下打开通道。 所以陆渊一消失,供料的来源便断了。 这也算是一个弊端,毕竟天知道陆某人还会跑哪儿去。 如果不是提前留下些材料,加上开拓了些其它类别的取材渠道,今天的供货就会出现问题。 “虽然陆真传早有意向将商团的盈利模式进行改变,但要达到那样的目标,需要有许多擅于炼器的修者支撑,至今在陆真传手下的做事的,我也仅仅知道大春和我们二人而已。” 李庸拿出一张图纸,上面写了些商团转型的构思。 时至今日,陆渊仍然未向他们展现小世界的存在,常居于小世界中的器师营他们也无从得见,故而心里有着疑虑。 但尽管如此,李庸仍然按照陆渊的意思,以现在的情况为基础,作了些构想。 “陆真传的意思是,我们的大部分生意,都要由供应盈利微薄的原材料,转变为售卖以符箓、器具、丹药之类的成品。” 这个过程,陆渊称之为转型。 “我曾见过陆真传所给的一些用于试验销售的样品,特点就是品质高。虽然品阶大多不高,局限于不入阶到二品之间,但胜在质量。 同市面上的那些低劣货色比,样品的品质高出一大截,这点在灵植方面也有体现。” 李庸点了点纸面上的一处:“假如之后的供应都如样品,不,只需有五成甚至更少抵达样品的品质,那么这点就能够成为我们挤占市场的优点。” 市场这块蛋糕是固定的,一个外来势力,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很困难,如果没有绝对的资本和武力来压服其它分蛋糕的组织,就需要具备一些容易被买家偏爱的素质。 除非垄断,否则质量永不过时。 “说起转型,现在倒是个很不错的时节。诸界的局势日日在变,绷在其间的气氛,也一日比一日紧张,这固然是坏事,可对售卖武器的商家来说,便是大大的好事了。” 李庸又点了点另外一处:“我在附近界域作了调查,发现最近符箓法器售卖的成交频率,比之前高了许多。 尤以云海界、盘圆界等起战事的界域为最。” “当然,我们尚无余力和资源伸手进这些界域,但受到局势影响,包括此界在内的附近界域却也不逊色多少,若是陆真传确有我们不知道的资本底气,能够提供充裕的成品武器,那么盈利定然不菲。” “那么问题来了,陆真传到底是否有这个能力呢?” 李庸提出了一个稍稍有些敏感的问题。 这倒不是他僭越,而是如果按照构想来对接下来的行动方针进行调整,而陆渊又没能撑起来的话,损失会不小。 他们确实不知道,陆渊除了表面上的那些能力之外,还有些什么隐藏的地方。 因为从始至终,他们都未曾见过除了五名龙牙兵之外的陆渊麾下,要说在陆渊消失的短短半个月之内,就拉起一支擅于炼器的修者团体,也不可能半点风声都没有。 “你签的是几年?” 但面对李庸的疑问,朱宁却提出了一个看似并不相关的问题。 他们二人都同陆渊签了神真契约,但是却是有着短暂年限的,正是陆渊拟的合同。 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让他们再考虑考虑,二来,也是个互相观察的机会。 简单的说,是一份临时合同,之后如果双方都同意,可以转终身。 陆渊需要的是同心协力,如果有别的顾忌,或是中途生了些别的想法,还有回转余地。 神真契约并不是毫无破绽,举个例子,假如李庸直接签了终身契约,但在后来的接触中发现和陆渊不是一条心,想要反悔,诸界之中仍有诡代等方法进行变相解除,但是这些方法实现起来极其困难。 要瞒过诸天神真,就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像这种有着年限的契约,年限越长,解除需要的代价就越大。 所以这种概率极小。 但对于陆某人而言,这种小概率事件也不能放过,所以定了个短期合同,权当是试用期。 在此期间,如果反悔,等到契约终止还可以不再续约,直接走而不必担负任何契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