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共和(三)-《革宋》
第(2/3)页
这次轮到辛主任连连点头,这感觉真妙。如官家对道德经的分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是说,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本体,如要想更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在实际发展中的无边无际的可能形态。
东罗马艰苦的现状产生了了改善生活的空间,这就是‘无’。这种改善的模式又可能单凭个人意志或者美好意愿去左右,在各种不情不愿甚至是痛苦不堪的努力之后,众人在进步的基础之上妥协了。最终的妥协在这个‘无’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有’的结果。
经历了好几年时间,见到了各种奋斗、内斗、扯后腿、对战,充斥着负面情绪的过程居然得出了相当不错的结果。辛主任也自然而然生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感叹。
借着这股劲头,辛主任也对李自然学长‘复古还是进步’的评论有了共鸣。他问道:“你觉得东罗马能复古成功么?”
李自然很喜欢这种高格调的谈论,他带着热忱答道:“每个人的复古都不同,大部分的复古都是要复古到他们最阔的那一天,然后努力让这一天永远不要过去。上一轮复古中希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支持,至少东部粮价再次回到接近两年多前的水平。这就算是复古成功。至于这次复古,我看不透。你看,官家利用复古清洗儒家影响。现在已经开始讲进步而不是复古。国内已经开始对于汉武帝破坏制度的事情进行讨论和批评。”
辛主任重重点头,大声说道:“就让东罗马复古吧,进步的事情交给我们大宋就好。”
两人哈哈一笑,心中都觉得非常通透畅快。
位于东罗马社会顶尖的人或许有机会通过某些契机跃出水平,得以短暂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那些组成世界的人们看到的就大大不同。譬如东罗马贵族们就只能看到自己靠种地获利的希望,东罗马人民看到的是粮价逐渐下跌,市面供应比较充足,让普通人至少相信现在比较稳定的生活还能继续。
不同的普通人看到的内容也不太一样,军团家属们最近关心的是大量军团士兵们参与施工的东罗马新住宅区的进展。巴塞勒斯下令建设更多居住区,每个军团家庭都有机会获得新的房屋。
希拉元老阁下则提出了新的提案,在建设住宅区的同时要配合手工工厂区,让大家不用每天跑很远到工厂去上班。这个提议作为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提案交到人民院表决之后市民们才豁然开朗。不用掌握什么不得了的知识,只要从新住宅区到现在的手工工厂走一趟,军团家属立刻就知道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来回两三个小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元老院得到七成多制成的提案在人民院获得全票通过,一位名叫海尔迪斯的人民院议员投票时生着重病,他让人把他用担架抬到会场参与投票。海尔迪斯议员的行动流传出来之后得到了君士坦丁堡市民的赞扬。
得到人民如此赞赏的态度自然会给朝廷添加无数麻烦,财政大臣专门把希拉请到办公室抱怨起来,“阁下,你这么做又要朝廷花一大笔钱。”
“那些工厂也需要增加投资,提高品质和产量。这笔钱阁下并不用担心,哪怕是为了行省的皮革,办事处也愿意投资。”希拉轻松的给了大臣解决办法。
大臣觉得这理由不错,元国恢复了煤炭与皮革交易,欧罗巴行省也将他们的皮革送到君士坦丁堡的手工工厂来加工。除了皮革之外,行省对东罗马手工工厂的采购越来越多,抱怨也越来越多。与大宋本土的商品相比,东罗马手工工厂的货物的确有差距。很多商品从大宋运到东地中海又非常不划算,行省也数次要求东罗马手工工厂生产出近似大宋品质的商品。
带着希望,大臣问:“办事处真的肯出这么多钱?建设工厂的投资太大!”
“他们不肯投,我们就让他们忍着呗。”希拉依旧轻松自在,因为她知道办事处很想投资。更有趣的是这对四方同盟中的元国未必是好消息,因为条顿骑士团等国家正在采购战马用的皮具和笼头等商品,摆明了就是为了与元国进行大规模战斗做准备。东罗马手工工厂则出产非常好的重装骑兵皮具。当下最大问题在于东罗马现阶段手工工厂的产品品质比欧罗巴西部国家的强,却没强到能完全压倒西部国家同类商品的程度。如果能提升到近似大宋商品的品质,行省就可以通过已经建成的贸易渠道在西部诸国充份销售。
见到希拉这么讲,财政大臣也没办法说太多。他叹口气,心里面十分郁闷。人民院这次全票通过希拉的提案,充份证明人民就是群忘恩负义的家伙。他们在朝廷的努力下才吃了几天饱饭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抱怨手工工厂的生产环境不好。以前饿肚子的时候别说每天让他们走两三个小时的路去上班,他们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到处寻找少量能吃的东西,那时候可没见他们这么激动。有人能替他们说话的时候,这些人可是蹬鼻子上脸。
想到这里,财政大臣想起了重要的事情。他连忙问希拉,“阁下,我怎么听说你准备去君士坦丁堡或者西部的省份参选元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