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崇祯十五年的黄册-《逆流启明》
第(1/3)页
“陛下,演武堂刚立不久,就有几家勋贵,想着把自家子弟塞混进来……”
威风八面的监丞,此时正抬起头,述说着不满。
此人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出身的余淮,当初从旷工中捞出来,也算是可造之材,所以被命为监丞。
“只要考中了武举人,演武堂自然就能来。”
皇帝冷声道:“这里不是国子监,可不能任他们胡来。”
与清朝明码标价的卖官鬻爵不同,明朝却对其有洁癖,生怕名声不好,穷得叮当响,也只是卖一些国子监名额。
监生们虽然没有秀才的功名,但却可以参加乡试,会试,而更重要的个,监生可以有自己的入官途径。
虽然都是一些小官,但到底也是官。
鱼龙混杂的国子监,也不复明初的盛名。
要知道在明初,科举停了那几年,国子监生一毕业,就可以当官的,朱元璋格外的喜欢用这些刻苦的监生。
例如,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检地勘探户口,营造黄册,就是几千监生刻苦数年的结果。
廉价劳动力,就是从明初开始的。
等等,廉价劳动力……
余淮略显刻薄的脸,此时也露出了一番喜色。
显然,皇帝对演武堂非常重视,自己前途稳了。
“你这监丞为正六品衔,还是个文官。”
说着,皇帝拍了拍起肩膀:“文官升职容易,好好干……”
这番话,彻底让余淮心情荡漾起来。
迫不及待地回到山庄后,皇帝叫来了礼部尚书姜曰广,提出扩大国子监的事宜。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用国子监生这样的廉价劳动力了。
随着迁都北京,朝廷也渐渐稳当起来,中央运转流畅,对于地方的控制自然更上一层楼。
如此,黄册的重新编造,自然要提上日程。
虽说明朝十年一编黄册,最近的甚至在崇祯十五年,但可信度几乎为0。
而国子监生怎么也缺不了。
“陛下圣明!”听闻国子监要重造,姜曰广精神一震,这可是扬名的好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