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节点之争,心有灵犀一点通-《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第(2/3)页

    皇甫嵩双眼微眯,脸上虽看不出喜怒,但心中却已经将董卓骂了个狗血淋头。

    好你个董仲颖,竟然敢拿陛下压我。

    他听出了董卓的意思,只要你不按我说的来,那就别怪我磨洋工。

    但最气人的是,明知如此,他还偏偏拿董卓没什么办法。

    这是阳谋,即便看穿了也无用。

    “董刺史言之有理,倒是本将欠考虑了。”

    权衡片刻,皇甫嵩只能选择妥协。

    相比给刘烨等人开后门,还是确保能破阵更重要。

    “哈哈,皇甫将军需要统筹谋划,一些细节方面有所缺漏很正常。”

    董卓见目的达成,也是见好就收。

    毕竟这位可是当朝左将军,真要得罪狠了,日后给他穿小鞋的话,他也有些吃不消。

    “刘将军,那这广宗、广平两地的节点就交给你了。”.

    外围的27处节点都被董卓占据,也就只剩下这五处核心区域。

    “末将领命。”

    事已至此,刘烨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说,董卓这家伙绝对是有备而来,话术一套一套的,愣是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此事不简单,背后怕是有人在针对我。”

    刘烨心中暗自想道。

    要说这是董卓临时起意,打死他都不信。

    不是他瞧不起董卓,这家伙带兵打仗还行,但要说会搞这些阴谋诡计,那绝对不可能。

    他要有这脑子,以后也不会中了王允的美人计。

    “是李儒么……”

    想到董卓背后的那个男人,刘烨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相比诸葛亮、周瑜、郭嘉、司马懿这些三国谋士,只在前期出过场的李儒,名声相对没有这些人大。

    但要是因此就小瞧了李儒,那绝对要倒大霉。

    在董卓的众多决策过程中,这位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董卓篡权的过程中,李儒的建议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就比如,在董卓想要仓促集结兵力入主洛阳时,李儒却提出了先派遣使者表明意图,从而使董卓的进京变得名正言顺,为后来顺利夺取权力奠定了基础。

    此外,李儒还曾建议董卓杀死汉少帝刘辩立下威信。

    同时提议拉拢三国第一将吕布�为己所用,以及洞察王允的连环计,劝说董卓放弃貂蝉,以稳固与吕布的关系。

    可以说,要是没有李儒,董卓压根就走不到那个至高无上的太师之位,更别提一人独对天下。

    虽然最后输了,那也是董卓不听李儒的缘故,跟李儒本人无关。

    因此相比董卓,刘烨其实更忌惮其背后的李儒。

    自古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面对这种算无遗策,阴谋百出的顶尖谋士,刘烨实在没什么安全感。

    “早知道把李善长带过来了。”

    原以为此行只需要对付张角就行,谁知道还要面对友军的背刺,这特么也太难了。

    “等【战场大师】的成就达成,高低得再找一个谋士出来。”

    虽说已经有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位顶尖谋士。

    但一个身份特殊,不好在明面上为他效力。

    另一个需要坐镇后方,不适合随行作战。
    第(2/3)页